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DCF不等式,(https://xueqiu.com/6724060368/171646359)
仔细想了下,投资要想胜率高、赔率惊人,只能走两个“极端”,投资人应该在这两个方向上花大精力、大力气去思考和把握。
投资这两个极端的本质之一,是投特,看它们有没有为社会为用户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,自身有没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。
本质之二,是投成长,是看重它们未来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的可能性,自由现金流总和有没有大幅提高的可能性,这是个大前提。
一个是投强投大投资那些竞争优势明显、格局优良的躺赚或半躺赚印钞机,像茅五泸等等,即使市场已经没有增量,但它们可以持续成长,有人称这种成长模式为沙漠之花。投强投大,是希望它们成长盈利能力更强大的超级印钞机。
过去几年,这一幕在许多传统行业上演,家电、防水、水泥、猪肉等等。。。
尤其是共性大过个性的行业,强者恒强巨头持续成长的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、尤为剧烈。
因为这些行业已经是比较成熟的行业,所以,商业模式、竞争格局(壁垒)是首要考虑的因素,当然管理层的品行和能力也要考虑,但可能在并重分析时不是第一位的。
一个是投早投小像一些新兴行业新模式新的需求,在刚出来时,便投资它们,有人谓之新市场冲浪,如芒格曾经提过的国民收款机公司。投早投小,是希望它们成长为盈利能力更强的超级印钞机。
这点在互联网领域表现的最为突出,因为互联网公司天生的马太效应、网络效应,导致它们成长极为惊人,商业模式迭代快。在市场还没有看的很清楚的时候,在“它们”还不那么耀眼的时候,在市场还比较迟疑纠结的时候,投资它们,可能会取得惊人的收益。这点方丈他们讨论过,比如有些公司用户基数大但是还没找到好的变现模式(可能还在亏损中),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(凡事不绝对)。
由于这种投资,天然赔率高,胜率则未必,我称之为二级市场的一级市场投资,类似于风投。在这种投资中,市场前景、管理团队的能力和品行是第一位的,商业模式、护城河尽管也要考虑,但是不能并重。
话外有人提到传统消费领域应投新力量成长性会更好,互联网领域要投巨头,盯着有没有新的巅覆力量出现。这些看法见仁见智。
正如有人说的,投来投去还不如老实持有茅台腾讯两个极品,视它们为机会成本。我个人感觉,在大部分情况下,这个看法都是成立的。所以在东张西望的时候,确实要好好想想这个问题。
总的来说,本文是比较粗浅的思考。要落地,还需要很多“细则”,比如什么情况下投强投大,什么情况下投早投小,都需要更多探索。